1月22日金融一線消息,經過兩個多月的激烈角逐和專家評審,新浪財經聯合中國金融出版社、集團等發起的“2024十大金融圖書品鑒”活動結果正式揭曉,重磅推出“2024十大金融圖書”與“2024十大最受歡迎金融圖書”兩大榜單。
其中,“2024十大最受歡迎金融圖書”緊抓經濟脈搏,涉及數字金融、出海戰略、低空經濟等重要的時代課題,既有理論深度研究,也有案例細致分析,滿足讀者多樣化閱讀需求,激發更多讀者對金融領域的學習熱情。
以下為“2024十大最受歡迎金融圖書”榜單(排名不分先後,按照作者姓名首字母排序)

《金融通識課》
作者:陳誌武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這是一本幫助普通大眾認清財富本源,學會用金融思維看懂世界的國民金融通識書。全書從金融的曆史功績入手,通過養子防老、禮法之爭等案例來深入解析金融對普通人的意義。全書六個部分,分別從借貸、現代公司融資、商業模式等方麵逐步解答金融之所以讓人更加自由的內在邏輯,同時也普及了很多時下流行的金融工具。
《新興市場的普惠金融 可持續增長指南》
作者:方師樂、徐欣南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本書從理論、實證、案例研究等多重視角,深入探討普惠金融的發展及其對新興經濟體可持續增長的深遠貢獻。詳細解析了普惠金融在全球的實踐,展示多樣化的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以及相關金融機構。闡述政府政策和監管職能在普惠金融發展中的支持作用,揭示了推廣普惠金融應用的關鍵。
《實戰數字金融——金融科技案例集》
作者:金磐石 主編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本書通過23篇金融科技真實案例,深度還原技術融入企業內部複雜業務的決策場景,展現了運用數字金融解決社會經濟難題的思路和邏輯。全書分為三個篇章,“問道篇”對應理論智慧,探尋金融科技的戰略邏輯和倫理價值;“求知篇”對應應用技術,彰顯科技變革促進應用發展的力量;“躬行篇”對應實踐智慧,展示了金融科技有力支持國家建設的實踐。
《信貸的框架與方法》
作者:劉超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本書圍繞貸款決策、信貸經營和組合管理、信貸業務操作等典型的信貸場景展開論述,並為這些場景下如何進行快速、有效且準確的決策給出實踐框架和方法。全書共分為十一章,第一章介紹信貸的框架與結構;第二章介紹信貸的本質與邏輯框架;第三章從信貸角度介紹金融與經濟;第四章至第五章介紹了行業、區域與周期以及借款人經營與財務分析框架;第六章至第九章詳細介紹了多種信貸調查、審查、審批以及信貸業務分析的框架方法;第十章則對多個領域的案例進行了深入分析;第十一章對信貸審查經驗進行了總結。
《出海戰略》
作者:馬旭飛、封小韻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本書融合了經典的國際化理論與最新的中國企業實踐,從中國企業出海的痛點、難點問題出發,梳理了大量真實案例和前沿研究,提出了係統框架和工具方法,並把數字化賦能企業出海策略貫穿其中。 作者在總結全球戰略的三大悖論與三大創新之後,提出了新概念—“全球化新藍海戰略”,這是對出海全局的前瞻性洞察和分析。
《回歸和迭代——壽險經營的底層邏輯》
作者:任曉澍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本書從壽險經營的底層思維出發,全麵係統地揭示壽險經營的市場環境變化及核心問題,厘清新形勢下壽險公司的戰略轉型方向,圍繞中國壽險市場的客戶變化,尋找經營變革的方向,不僅講如何做,而且圍繞壽險經營的基礎邏輯,深入淺出地講述為何要這麽做。
《未來發展:從數智經濟到共享社會》
作者:邵春堡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本書全景展現數字化發展風貌和未來趨勢。對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治理的深度剖析。該書深刻分析數字經濟著力實體經濟、對外賦能、數實融合、注重產業集群等主要內容,論述了數字化發展正在促進智能經濟、生態經濟、能源經濟蓬勃發展的實踐。
《低空經濟:中國經濟發展新引擎》
作者:沈映春、趙雨涵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本書圍繞低空經濟的理論基底、發展模式、政策法規出台、技術攻關、各先發國家以及我國先發地區和頭部企業的經驗、機遇與挑戰、人才培養、未來藍圖等方麵結合20餘個案例,生動闡釋了低空經濟如何一步步從科幻照進現實,並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麵麵,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成為新的經濟藍海。
《股市長贏之道》
作者:時貞易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這本書穿越巴菲特生命的近70年。在此期間,巴菲特選股方式完成從單純“撿煙蒂”到價值投資框架的蛻變,其合夥公司成長為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集團。“股神”的成長之路也非坦途,淘盡狂沙,始見真金。市場周期川流不息,跟隨這本書的解讀,學習捕捉機會、買點選擇、堅定持有的價值投資智慧。
《商業銀行獲客九法》
作者:邢修桂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著者積極吸收中外學者影響力研究精華,闡述了互惠觸發、迎合喜好、利用權威、從眾影響、承諾一致、創造稀缺、經營聯盟、對比體驗、溝通說服九個影響力模型在商業銀行營銷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和應用場景。每個獲客方法有模型理論影響力要點介紹、商業銀行的營銷策略、客戶經理的營銷手記,是商業銀行營銷決策的好參謀,團隊營銷策劃的好助手,銷售人員獲客的好向導。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